教你「撥筋」好處多!只需 10 分鐘,能讓氣血順暢又延壽。 Pinkoi 設計誌 推拿撥筋功效非常廣泛,以下將為你一一介紹臉部撥筋功效到底有哪些。 按摩是一種通過使用手部壓力和摩擦,常用於減輕壓力、僵硬和不適。 按摩不僅有紓壓作用,也有美容和美體的效果,按摩可以放鬆肌肉和消除疲勞,有助於改善肌膚彈性,優化淋巴循環,促進新陳代謝,有助於減少肥滿和消除水腫。 中醫有所謂的經絡學,認為人體是藉著經絡系統,讓軀幹與內在器官連結,形成一個整體的運行,而穴位就是這些經絡運行的中途站。 如果經絡道路的氣血通暢,身體安康;相反的,氣血阻塞,身體就會出現狀況。 臉部撥筋雖然可以疏通經絡,但不可過度頻繁使用,因為臉部的肌膚脆弱,過度的撥筋容易造成皮膚敏感與刺激,反而會使皮膚變得粗糙,一般建議一個月一次。 「撥筋」是利用工具按壓身體的經絡,幫助氣血流通順暢。 撥筋可追溯到早期台灣民間所稱的「放經絡」,就是用手指彈、捏的方式放鬆經絡。 蕭采縈經改良後,以中醫的經絡理論為本,加上撥筋工具按壓,形成撥筋法。 使用高能量舞動123刮痧棒,以溫柔撫觸的方式,活絡臉部淋巴循環,並搭配專業的點穴撥筋手法,不只柔和臉部肌肉線條,更讓你的肌膚緊緻有彈性。 此外,還能搭配岩盤浴同步使用,負離子結合遠紅外線,提升臉部撥筋效果,讓肌膚維持年輕有光澤。 十幾年的歌唱工作收入,確實整骨了家庭環境,但終究不是永久性的工作。 很幸運地,此時,我遇到了美容啟蒙老師──陳三春老師,他開啟了我對美容的熱愛與期許! 跟隨陳老師學習一年後,老師介紹我去上國防醫學院謝敬山教授的生理醫學美容課程,學習細胞學、生育學、皮膚學、營養學、皮膚病變辨症等,不僅治好了我的黑皮症,也讓我對美容醫學產生了更大的興趣,毅然決然拋下歌唱事業,專研美容。 剛開始,筋絡被撥開的疼痛感連我這個身經百戰的人都忍不住會縮一下,但疼痛過後是推拿的感覺,長年緊繃的肌肉感覺整個舒緩了。 可以,目前網路上也有許多教學文章,但臉部撥筋主要是透過疏通經絡的方式,來改善臉部的氣色,因此若是對臉部經絡位置不熟悉,或是力道不對,都容易使臉部肌膚受損,因此還是建議尋求專業的協助。 臉部撥筋可以清潔到臉部最深層的肌膚,透過疏通經絡加強代謝,避免老廢角質和髒汙堆積,達到消除斑點與臉部明亮的效果。 肝經堵塞會造成人體的解毒功能下降,這時透過臉部撥筋的方式,可以疏通肝經、加強血液循環,讓身體可以更快排出體內毒素,以達到增強身體抵抗力的功效。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,外在的表現通常反映了身體內部的狀況,而臉部撥筋便是透過疏通面部經絡的方式,改變外在的表現,間接調節身體內部,以達到調節器官功能的功效。 其實我是個很怕痛的人,所以行前就很擔心這個問題,不過美容師開始幫我按摩時,幾乎不太會感覺到痛,比較多的是按到穴道酸酸的感覺,美容師的手法很溫柔,過程中不太會有肌膚被拉扯的感覺,反而覺得有被疏通感覺,整個人都神清氣爽,真的太神奇了。 整復感恩各方美好因緣的促合,也感恩自己熱愛學習的心,讓我在美容乙丙級證照培訓、美容實務創業培訓、婚紗秘書培訓、經絡美容養生培訓等領域裡不斷精進,並能與無數的學生們互相切磋,彼此教學相長。 然中國傳統醫學博大精深,選手拔罐必須要根據中醫理論施術,訓練環境帶給選手的身體效應,可為溼氣重或暑氣重,其醫理各異。 我與蕭老師的夫婿李沃源先生都是傑人會的會員,透過李沃源大師而得以認識蕭老師,並親炙撥筋的神奇與美妙,當時蕭老師已籌辦台北市美容健康暨兩岸交流協會,正在積極推廣撥筋保健。 整骨撥筋後肌膚會需要大量保濕水份,屬正常情況,經絡疏通的過程,肌膚的運動量加大,代謝會加強,皮肌膚內的水分,廢物代謝加快,所以肌膚對水份的需求增強,建議保濕量要增加,通常是平時2倍的化妝水、精華液、乳液的量。 「撥筋」是一種台灣的傳統按摩方法,其運用了漢方理論與經絡知識,使用黑牛角等工具藉由撥法按摩深層的筋膜組織,讓緊繃的筋膜得以被鬆開。 創辦人來自花蓮的玉石加工廠第二代,從小爬著石頭山長大。 隨著時代變遷,眼看著花蓮玉石產業從遍地黃金到乏人問津,決定從海外歸國回到家鄉,希望透過產品設計、玉石材循環利用等概念為產業做升級,於是創立玉石文創品牌「好石在」。 「好石在」知道,一般人對玉石的想像不外乎玉鐲、玉墜和耳環等飾品,但我們想要告訴你更多關於台灣墨玉的優雅與功效,讓墨玉不只是你首飾櫃的一項珍藏,它同時也攜帶著來自花東的天然微量元素與礦物質,健康守護你的生活點滴。 對於上身、肩頸部乃至於腰部、臀部長期、不利使力等問題,利用撥⭐、骨骼調理技術,紓解不適狀況,使身體機能獲得保養。 通過整復手法可以優化經絡運行,從而調整氣、血、水運行。 撥筋手法可以通過刺激經穴來增強血液循環和氣的運行,改善氣巡流通,疏通經絡。 血是人體內的營養和氧氣的來源,血與經絡相互作用,保持人體的健康。 對於緊緻拉提、黑眼圈、皮膚暗沉等問題都有所助益。 健康出問題,往往與個人的先天體質及後天不良的生活習慣、飲食、情緒、工作壓力、個性等有很大的關係。 往往造成氣血鬱滯,於是身體出現浮腫、痠痛等症狀。